麥浩陽 (IBCE 2022) 飛越港珠 發掘兩地機場獨特魅力
「人生很多重大時刻,無論是赴海外升學、工作,還是探望在地球另一端的親友,都離不開機場。飛機讓我們跨越地域和時間的界限,把人、情、事連接在一起。」對心懷航空夢的麥浩陽 (Addes)(IBCE 2022)來說,航空業造就人生很多非凡時刻,同時帶動社會經商發展。現為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見習行政人員(MT)的他,先後於香港國際機場及珠海金灣機場工作,體驗兩地航空業生態的分別,以及當中互惠互利的機遇。
自幼目標明確的Addes,從高中起便參加香港本地航空公司的培訓計劃積累經驗,深知商業觸覺在航空業不可或缺,因此考完DSE後選擇入讀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的國際貿易與中國企業(IBCE)課程,「IBCE開拓了我的國際商業視野,我亦把握機會參加不同的培訓和課外活動,在大三時參加機管局暑期實習計劃,更讓我下定決心在航空業發展。」畢業後,Addes如願晉身為香港航空業的一份子,在香港國際機場參與機場運作相關項目。
Addes 2022年從中大商學院畢業後加入香港機管局,先後參與多個機場前線運作相關項目。
夢想啟航 見證港珠機場各大亮點
兩年後,Addes被調派至珠海金灣機場,參與客運市場拓展和機場擴建相關項目,令他對港珠兩地機場的定位有更深認識。香港國際機場的客貨運量位居世界前列,現時約有120家航空公司營運,覆蓋全球約200個航點,客貨流量和航空網絡都達國際級水平,是重要的國際航空樞紐。相對而言,珠海機場規模較小,目前客運量約是香港國際機場疫情前的五分之一,覆蓋超過80個國內航點。不過,Addes認為珠海機場在大灣區有三大獨特之處——票價低、通行效率高和受益於珠海豐富的旅遊資源,因而深受喜愛悠閒旅遊和家庭旅客歡迎。
「跟深圳或廣州機場相比,可能大家未必知道從珠海機場出發的機票價格一般都較便宜;加上機場只提供國內航班,客運大樓面積較小,旅客前往登機閘口所需時間較短;更獨特的是,珠海是國內知名旅遊城市,有多個國家級文旅景點,吸引不少廣東省以外的旅客,使他們成為珠海機場的主要客源。珠海人口二百多萬,但珠海機場的年客量卻躋身內地『千萬級機場』行列,可見它的吸引力之大。」他補充。
珠海機場近年致力優化大灣區陸路接駁和城市候機樓網絡,提升旅客體驗。珠海機場珠海站城市候機樓啟用當日,Addes(後排中)與珠海機場同事於門前合影。
港珠聯動 拉近大灣區生活圈
Addes稱,珠海和香港機場定位不同,且地理位置相近,在優勢互補方面具有潛力。例如,旅客可透過去年啟動的「經珠港飛」客運項目,從國內城市飛到珠海,再乘專用客車經港珠澳大橋抵達位於香港機場禁區的海天中轉大樓,直接前往登機閘口飛往全球各地,帶動兩地機場旅客互相引流。
大灣區基建發展一日千里,除了港珠澳大橋及高鐵,他相信深中通道(連接深圳與中山的公路通道)及即將開通的黃茅海通道(港珠澳大橋西向延伸項目,連接台山和珠海)將進一步縮短大灣區市際穿梭時間,提升大灣區各機場的通達性,對港珠兩地機場的客運業務帶來機遇與挑戰。
談及內地航空業發展,他深信市場潛力龐大,「我曾看過一篇文章,估算中國仍有十億人未曾乘坐過飛機,加上大灣區是內地最有活力的城市群,我相信這裡未來充滿機遇!」
Addes(右一)與同事帶領內地旅行社同業親身體驗「經珠港飛」的流程,進一步推廣項目。
師長同窗支持 尋夢路上不斷向前
雖然踏出校園兩年,但Addes仍難忘昔日IBCE同窗的深厚情誼,更要感謝「恩師」——中大航空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袁志樂博士:「在學期間,袁博士給予我很多參與航空業相關研究專案的機會,經常與我交流行業見解,並讓我協助編寫航空業的專欄、教案和書籍。這些寶貴經驗讓我拓寬視野,在現時工作中學以致用。」回望過去,Addes自覺是個幸運的人,在商學院獲得不少資源和學習機會,讓他可以在熱愛的航空業中追尋夢想。
Addes(右)畢業後仍與恩師袁志樂博士(左)保持聯繫,交流航空業心得。
Addes(左二)與同學們於四年的大學生涯中彼此扶持,一起參與2022年的畢業禮。
中大商學院校友來自世界各地,遍布各行各業,若想了解更多精彩的校友故事,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