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蛇賀歲 校友拆解各地過年習俗
新春佳節喜氣洋洋,所謂「各處鄉村各處例」,各地華人的應節習俗其實大有不同,豐富多彩各有特色。適逢蛟龍去,靈蛇來,我們邀請了幾位來自不同地方的校友,分享他們各自的家族春節傳統,並集合各處的祝福,預祝商學院校友蛇到福到,新一年萬事亨通! 新加坡是多民族的國家,華人約佔七成人口,農曆新年氣氛相當濃厚。在唐人街,又叫「牛車水」,農曆12月就會開賣各類新春物品準備過節。歲末時,人們特別喜歡買豬肉乾作拜年送禮用,如果要到有名的店舖購買,要排上最少四至五個小時。在12月至正月期間,每逢與親友見面,我們都會吃「撈起」(或「撈生」,即是拌匀七彩魚生),取其意頭好,「撈到風山水起」的意思。這傳統來自東南亞,近年才傳到香港等地。 在農曆新年的第二個周末,政府都會舉辦節日街頭遊行Chingay(妝藝大遊行),表演者會穿著中國民族服裝,在烏節路或市中心巡遊,場面盛大。 拜年時,我們會提著兩個「大吉」(桔),走的時候主人家都會回「吉」,禮尚往來,互相祝福。我太太家有一個特色習俗,他們會逐一斟茶給長輩,然後才派利是。 新一年,我祝願商學院世界各地校友新年進步,一年好過一年! 中國人都有由長輩封壓歲錢的習慣,我們潮汕人稱之為「壓腰錢」,寓意一年到尾腰包裡都是滿滿的。利是都是取雙數的金額,而且要用新鈔票,寓意吉祥。 潮汕人新年有辦「營老爺」的習俗,把廟裡的神明(潮汕人稱為「老爺」)請出來,坐在神轎上,由村民抬著遊村走巷,最後送回廟裏安放,祈求新一年風調雨順。另一個傳統節目「英歌舞」(又稱「中華戰舞」),結合舞蹈、武術、戲曲等多種元素,象徵驅邪避凶,吉祥平安。 有一年我隨家人回老家祖屋過年,參加「營老爺」活動,當神轎經過一位年邁的爺爺家時,大家主動停下來,長輩們細心引導老爺爺上前叩拜,讓我感受到濃濃的鄉情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每當回想,鑼鼓聲仿佛還在耳邊回蕩,香火氣還在鼻尖縈繞,讓人倍感溫暖。 祝願校友們辭舊迎新除煩惱,萬事如意好運來。 我是客家人,在苗栗老家,除夕夜有守歲的習俗,家家通宵點燃燈燭,燈火通明,稱之為「點歲火」,火籠加炭稱之為「漚火桶」。辭舊迎新,共享天倫之樂。 拜神祭祖是農曆新年最重要的環節,客家人會在年二十九祭拜天公,再擇吉利時辰,與同姓宗親到祠堂祭拜祖先與土地公,寓意祖先和在世的人也能團圓。拜祭時會準備「三牲」—— 豬肉、雞肉、魚肉,以及五杯茶和五杯酒,也會準備丸子、糖果和蘋果等貢品,取團圓、甜蜜和平安等意思。 吃是過年一等大事。我們會提早準備各式各樣的年菜,自製封肉、醃肉、臘味是不可少的,魚、肉、香腸、魷魚等掛滿屋檐下,香味撲鼻,還有蒸發粄、蘿蔔糕、蒸甜粄、梅菜扣肉等,和傳統小食菜包。在年初一的第一頓飯通常不葷不酒,也就是吃「素齋」。 雖然過節傳統已逐漸式微,但溫馨的回憶,仍然值得回味。祝校友們蛇來運轉,新歲展宏圖。 作為旅遊城市,澳門新年時遊客較多,主要景區通常都會實施人流管制,本地人多選擇往綜合酒店用餐和逛街,避免前往景區一帶。 政府亦會在澳門半島及氹仔的指定地點設置攤檔,售賣各式煙花、爆竹及火箭,讓市民和遊客在爆竹聲中辭舊迎新。 其他慶祝活動和一般傳統相若,包括貼揮春、擺放年花年桔等。大家會到親戚朋友家拜年或相約到酒樓進行團拜,並到廟宇祈福。已婚長輩一般會派利是給單身晚輩,金額因應親疏程度,由二十至一千元不等。如果過去一年有直系親屬仙遊,就不能派利是。 說到最難忘的新年,必定是女兒出生那年了。預產期正好在正月,年假期間都不敢到處跑或回鄉,怎料她「逾期居留」,醫生已安排我入院,準備隔天早上催生,當晚就作動了,感恩她沒讓媽媽多捱一針(催產針)。 金蛇報喜,祝各位校友鴻運當頭,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財源滾滾來。 北京保留了不少古老文化傳統,每逢農曆新年,各大廟會如地壇、龍潭湖和頤和園等地都熱鬧非凡。除了各式遊戲和地道小食外,還有書市和民間藝術表演等,大家都會在廟會上買彩票,看看手氣。春節假期一般有七天,各家各戶都會回長輩家,邊吃團圓飯邊看春節聯歡晚會,放鞭炮煙花,有些家庭甚至會一起守夜到早上,然後到親戚家裡「串門」(即拜年),互贈禮物。 2022年,我當時剛好修畢FMBA課程,過年時帶上當時只有一歲的兒子,與家人歡聚賀歲,第一次四代同堂過春節,非常難忘。 作為醫療領域的投資者,我對未來抱持着謹慎樂觀的態度。願我們都懷着希望迎接挑戰,祝福大家平安喜樂,闔家幸福! 中大商學院擁有超過四萬五千名校友,分佈於全球50個地區,強大網絡讓人引以為傲。想了解更多中大商學院校友的故事可按此。如你身處海外,歡迎與所在的環球校友大使聯絡,與我們攜手維繫更緊密的校友網絡。
鍾建輝(IBBA 1990):新加坡「桔」尚往來
許多涓 [EMBA (中文) 2021]:潮汕「壓腰錢」寓意全年滿滿
陳瑞宏 [EMBA(AP)2011]:台灣客家除夕「點歲火」
何倩雯(MScFIN 2013):澳門爆竹聲中除舊歲
高彥婷(FMBA 2022):北京廟會展現傳統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