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院奧運選手校友 締造香港傳奇
2024巴黎奧運將於7月底揭開序幕,全球焦點再次落入這項體壇盛事上。事實上,在中大商學院的強大校友網絡中,也不乏精英運動員,曾代表香港出戰奧運。今次我們邀請了其中兩位,分別是前香港劍擊運動員李忠民(Ron) (EMBA 2017)及前香港三項鐵人運動員李致和(Daniel)(EMBA 2024)分享當年參加國際大賽的經驗,他們從汗水及淚水中領悟出的體育哲學,教曉他們人生每個階段都要搏盡無悔。 前香港劍擊運動員曾出戰奧運會、亞運會等大賽,於1990年北京亞運會贏得男子團體花劍銅牌、1991年亞洲錦標賽勇金牌、1994年大英國協錦標賽奪得銅牌 劍擊是一項需要高度集中的運動項目,別人看比賽好像很快,但對我來說每秒都像慢鏡,以90年北京亞運會奪銅牌那場比賽為例,對手如何出劍,我怎樣反擊,直到現在每一劍我仍記得一清二楚。 參加國際大賽時,每次都盡快調整緊張心情進入狀態,就算落後,每一分都要調整自己以「零比零」的心態去打。運動員的生涯也教曉我兩件事,一是學會「輸」,每場比賽只有一位冠軍,所以99%的人都會輸,但從輸掉比賽中要自我檢討,同時了解對手的長處,讓自己成為下場比賽的冠軍;二是「準時等於遲到」,若果比賽早上八時開始,我們六時便要到達,檢查器材、熱身等等,提早做好準備。 我是經香港賽馬會見習騎師訓練學校校長、亦曾參加奧運的陳念慈(EMBA 2014)的介紹下報讀中大商學院EMBA課程,當時已當了管理層十多年,發現很多已實踐經驗跟課堂理論不謀而合,同時也為一些管理盲點中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完善了我整個管理思維。我非常懷念一班同學,希望明年我們可以相約,一同慶祝相識十周年。 對參加今屆巴黎奧運的香港代表,我希望大家用平常心去參賽,「it’s just another competition(只是另一場比賽)」,發揮好平日練習應有水平,最後成績如何並不重要,最重要盡全力,搏盡無悔 ! 前香港三項鐵人運動員,曾出戰奧運會、亞運會及全國運動會等大賽,並於2006年多哈亞運三項鐵人比賽奪得銀牌 多年以來的訓練及比賽,早已教曉我時間及心機是成功的關鍵。不過,花了心機及時間,卻不一定保證可以成功。無論如何,我都會先嘗試盡力做,就是為了有機會能夠成功。 記得有一次正在準備比賽,因為身體太累,訓練期間出現抽筋,我未能完成教練定立的訓練計劃。當時教練叫我不用再練習,多點休息,結果那場比賽發揮得很好,我那時便明白要學懂停下腳步。 面對亞運、奧運等大型國際賽事,運動員需要多一點時間來適應。因為平日許多比賽的開幕儀式只是30分鐘,我們熱身後需要參與儀式,相隔30分鐘才比賽,但國際賽事的開幕儀式可長達一小時。當年我跟團隊提早兩三日到會場,除了觀察賽道,也要調節身體,尤其如何熱身後一小時身體仍能維持狀態。 從運動中我學會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正面及微笑。曾經有前輩分享,微笑可改變心理素質,也會釋放安多酚,對比賽時調整心態非常有幫助。現在我也是帶著這個習慣來工作,雖然工作排山倒海,但我需要相信只要微笑便可逐一完成,而到最後,所有事都會做得好。 我即將於今年中修畢EMBA課程,過程不單只裝備我的管理思維,也教曉我如何運用策略性思維於營運及發展。我相信我最懷念的是課堂時光,尤其是跟教授及同學們之間的交流。 最後我祝願所有出戰巴黎奧運的香港運動員代表,發揮最佳水準,享受比賽每一刻。 中大商學院至今有45,000名校友,他們來自世界各地,遍布各行各業,請按此了解更多精彩的校友故事。李忠民 (EMBA 2017):學會「輸」才能贏
李忠民(左)直言,比賽讓他學會「輸」,才能有機會成為下場的冠軍。李致和(EMBA 2024):今日的努力,明日的成功
李致和從運動中學會遇到任何事都保持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