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達人校友系列|遊走玩具世界 蔡宜龍(MScBA 2018)解讀玩具市場新玩法
玩具,對大人和小孩的意義或許不盡相同。對小孩而言,是啟發創意與想像力的工具;對許多成年人來說,則是童年記憶的延續與重拾。身處全球知名玩具品牌LEGO的高級銷售經理蔡宜龍(Leo) (MScBA 2018),觀察到玩具市場正在悄然轉變,他亦從玩具業的後台走到前端,親身參與這場變革。 加入 LEGO Group初期,Leo 負責香港市場的需求規劃(demand planning)與供應鏈管理,確保市場供應流暢,「入貨量要拿捏得宜,確保貨源分配合理、準確預測需求,避免產品過量囤積,或熱門款式一上架被搶購一空,助長炒風。」 Leo曾於不同行業從事需求規劃多年,坦言工作已轉變成數據主導:「以前的業界前輩是靠經驗判斷,現在靠的是數據分析支持,像是過往銷售數據、庫存週轉、預售反應等等來判斷入貨量。」 在不同行業中,他坦言玩具的需求規劃難度最高,因其不像護膚化裝品,受季節、產品周期等因素影響,亦非電子產品那樣以性能主導需求。「玩具需求受限量與IP效應影響,與大品牌聯乘的產品往往有顯著的熱賣潛力。如果是新款玩具,在欠缺歷史數據可參考時,有時便難以拿捏入貨量,一旦判斷錯誤,便要即時想方法處理過剩庫存或補充貨源。」 三年前,Leo 從內部營運崗位轉至銷售管理(channel management),從分析數據、協調玩具「供應」的一方,轉向深入了解市場「需求」的一方。他直接與客戶溝通,主動理解市場反應與消費者行為,將品牌策略和銷售目標落實到具體銷售,掌握市場趨勢。 這個轉變,讓他更清晰地觀察到玩具消費群的結構性改變。除了傳統兒童市場,愈來愈多成年人也成為收藏買家。「不少人出於『補償式消費』,因為小時候買不到,長大後有能力後希望收藏完整系列。」他指出,玩具已不再只是兒童專屬,收藏、展示、組裝等功能亦成為成人市場的新賣點。 儘管當前消費市場低迷,Leo表示玩具業相對穩定,尤其是中低價玩具和盲盒產品逆市增長。「這類產品定價較為大眾化,帶有驚喜元素,深受年輕人、偶爾購買者及收藏家歡迎。」他認為,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需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品牌故事與產品設計。 除了成人市場,Leo強調小孩市場仍是玩具業的根基,這個入門級市場不可忽視。「當小朋友親身接觸玩具後,都可能左右他日後是否成為品牌的忠實用家。」因此,實體店在體驗與互動層面,仍然不可取代,不能純粹以銷售為目標,而應著重品牌故事與價值的傳遞。 Leo 數年前於中大商學院修讀商業分析碩士課程,當時已累積豐富工作經驗的他坦言,報讀是希望為未來職涯拓展更多選項。「我希望深入數據分析及商業邏輯,看看能否轉型做更偏向市場或策略的工作。」 他笑言自己並非典型的「數理型人才」,但通過課堂學會在實際場景中應用統計工具與數據解讀,最重要是學懂了用「商業視角」看數據,從而洞悉業務價值。「很多人以為 數據分析就是製作 dashboard(數據儀表板),但真正的關鍵是:這些數據背後代表什麼?對業務有什麼啟示?」 Leo 勉勵有志投身玩具界的校友,一定要對行業有熱誠,即使是工餘時間也會關注市場動態,並多從消費者角度思考需求。他相信,在變動的市場中,能夠不斷學習與轉型,就是最大的競爭力。 中大商學院校友來自世界各地,遍布各行各業,若想了解更多精彩的校友故事,請按此。
需求規劃 精準拿捏入貨量
轉型銷售管理 洞悉市場變革

從事銷售管理工作,讓Leo更了解市場對玩具需求。中低價玩具、盲盒崛起

Leo笑言很多朋友以為他上班是「砌LEGO」,事實上他每日都要緊貼市場需求修讀碩士 增加轉型可能性

Leo(左一)憶述當年在學期間所學到的數據分析工具,翌日上班便會用到,真正學以致用(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