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校友之最】一步一脚印 “罗德学人” 王鸣峰(IBBA 1994)专访
历史悠久的全球奖学金”罗德奖学金”(The Rhodes Scholarship),每年挑选年轻菁英成为得主,许多诺贝尔得主丶总统丶奥运会运动员都榜上有名。中大商学院曾孕育出三位”罗德学人”,今集”商学院校友之最”有幸邀请到其中一位得主丶资深大律师王鸣峰(William)(IBBA 1994)分享,商学院教育扩阔了他的世界观及商业知识,为他成为公司法领域权威法律专家奠下基础。学而知不足教他谦虚,无心插柳下成为”罗德学人”,自此踏上法律之路,一步一脚印地前行。廿多年後,他希望身体力行推动法律教育回馈社会,助力香港成为国际仲裁中心,相信”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中学时期,他早已萌生读法律的想法。其後为挑战自己,年少气盛的他报读当时文科生最难入读的中大BBA课程,结果如他所料,顺利入读。大学生活多姿多彩,他参加文社及辩论队,不时举办活动及交流团,亦因而经常”走堂”,笑言幸好同学守望相助,轮流上堂,交换笔记,学业成绩仍算不错。
然而,部分科目他从不缺席,例如已故的杨瑞辉教授(Prof. Leslie Young)的”进阶投资组合理论”。杨教授不只授予金融知识,更教他们实战:”第一堂他教我们去买蓝筹股的股票组合,一只较稳定,一只就比较波动。很多同学跟他买都赚钱,帮补学费。(当时你赚了多少?)大约4万多元。”
William 难忘杨瑞辉教授的课堂,让他们拥有投资的实战经验
除了专科训练,William亦涉猎过哲学丶工程丶科学等不同通识科目,不单扩阔其视野,亦为追寻知识而爱上阅读。他对前中大校长高锟教授的”自然科学”课堂记忆犹新,”教授曾提到’就算实验失败,也是成功!因为告知其他研究人员这条路行不通,要走另一条路’。”这个道理,亦应用於人生中。
直到升大三的暑假,他对前路开始感到徬徨,”我曾经在iBank做intern,感觉好似将自己性命给了公司,有点抗拒用时间换取金钱,不太享受。”幸而遇上两科BBA的必修科——公司法及商业法,让他更肯定对法律的锺爱。访问期间,他先後以4次”好玩”来形容这两科:”要阅览许多个案,还要背个案,过程好玩,好易取A。”,他更会自行做课堂笔记,”老师会给你一个问题,考我们如何按法律准则来解决它。”
在老师的推荐下,他申请了不少奖学金,包括罗德奖学金。筛选後,William跟其他9位申请者进入最後一轮面试。他坦言当时只抱着汲取经验的心态去面试,更估计自己应该是十人中成绩最差的一位。那次每人须轮流主持小组讨论,William是最後一位,抽到题目是讨论为何人们享受音乐。”如果那条题目是我熟悉的范畴,我可能会尽诉心中情,或者反驳对方的观点。但因为我不懂音乐,所以只好不断问大家意见,总结大家的看法。”
同日公布结果,评审主动上前跟他握手,他才意识到自己获选为”罗德学人”。多年後他才知道,小组讨论考核申请者的领导才能丶沟通技巧及合作能力。其他人急於发表己见,反而William主导讨论并平衡各方意见,展示出领导协作精神,所以才被选上:”除了幸运,我想不到其他原因。我也明白到当你很努力时,其他人都一样很努力,只是天时地利人和,让我获得这个奖学金,反而叫我更加要谦虚。”
他凭着奖学金到牛津修读法律,三年课程他花了两年完成,回港踏上大律师之路,15年内从大律师晋级为资深大律师。被问到是否执意快人一步?William称结果看似这样,其实只是他的目标清晰,朝着一直前进。
近年来,他担任多项公职,如基本法委员会委员丶高院特委法官等,冀能自身力量回馈社会。年过50岁的他继续一步一脚印,明言赚大钱不是他的最大目标,反而更想为在香港及大湾区推动法律教育,助力香港成为国际仲裁中心,”培育到下一代,打官司都超国际水平!”
IBBA二年级生Timothy访问当日亦向”大师兄”取经
职场之道要与人和平共处 “聪明但不可一世 走得不远”
在法庭上针锋相对,咄咄逼人的情境,对William或许早已见怪不怪,不过这位资深大律师语重心长提醒後辈,紧记与人和睦相处。
当谈及职场之道时,他提出三个要点,一是基本能力,有稍高的IQ,为人贴地,二是有决心在仕途走更远的路,三是懂得与人和平共处。
“有些人聪明但不可一世,能走的路不太远!反而能跟人和睦共处,其他人未必阻你向前,已经很好。”
中大商学院拥有超过四万名校友,分佈于全球49个地区,强大网络让人引以为傲。想了解更多中大商学院校友的故事?可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