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珩、李政立(PACC 2001):昔日同窗 今日大灣區會計雙傑

昔日母校同窗,今日成為行業同儕。懷着對會計行業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憧憬,安永合伙人范家珩(PACC 2001)和普華永道合夥人李政立(PACC 2001)從中大商學院啟程,讓事業的種子在這片土地上開花結果。

2001年,范家珩和李政立畢業於港中大會計系,二人雖都追隨着會計理想來到了四大會計事務所,但卻在不同地域開展了自己的職業生涯。由畢馬威到安永,范家珩一直扎根深圳,專責稅務範疇,李政立則先後於香港、倫敦、澳門和珠海工作,目前是普華永道澳門主管合夥人,同時協助主理珠海辦公室的審計部門。跨越了文化、語言、交通等重重阻礙,二人終站穩住腳,成為了活躍於粵港澳三地的「俠客」。從一張白紙到經驗老道的合伙人,大灣區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壤,就是他們描畫和充實自己最好的平台。

 


二十年后重聚,范家珩(左)和李政立(右)共同分享大湾区的从业经验

 

跨越心中的鴻溝

回顧初到內地的歲月,范家珩坦言當時來深圳打拼的想法非常簡單:「大灣區擁有差不多一個億的人口,想著這裡工作所碰到的機遇一定會多過香港,就毅然下定了決心。」這個決定的代價,是犧牲休息和娛樂,換來了每日四小時的長距離通勤,他笑言:「一開始是不習慣的,但你覺得這個市場好,對自己是有利的,那一定就可以堅持下來了。」

相比現在,二人感慨大灣區內部交流的便利程度已經今非昔比。一小時生活圈的建立,大大縮短了范家珩的通勤時間,也讓李政立的工作範圍擴展到中山、江門等更大的版圖。因此擁抱大灣區,在二人看來,是年輕人追逐機遇的不二選擇。「很多人總是想着那裡有一條河和關口,但如果卸掉關口帶來的心理壓力,你的世界會開闊很多。」

 

平等溝通 消除隔閡

李政立曾於海內外多個城市工作,面對不同的職場文化環境,他建議一定要身體力行,主動融入。「會計是以人為本的專業服務,工作這麼多年,無論是在澳門也好,在珠海也好,我會積極融入當地的文化、思維及協作模式,」他分享道:「在管理內地辦公室時,我會經常諮詢廣州及深圳有閱歷的同事,了解他們的工作模式及生活平衡等習慣,有助建立團隊精神和歸屬感,提供更專業的服務。」

 


二人期待年輕人能主動融入當地文化,探索大灣區的無限可能

對此范家珩感同身受,他認為融入不僅需要主動,還要維持一顆平常心。「那些朋友們來自五湖四海,每個人有自己的工作方法,別人有什麼好的地方,我可以學習;同時,在內地我也堅持著我在香港學到的工作標准,我指出內地同事的不足之處,他們也欣然改正。」在他看來,內地和香港文化的融入既非仰視,也不可自卑,只要溝通是平等和雙向的,自然可以打成一片。

 

投身實幹的港中大精神

二十多年後的重聚,勾起了范家珩和李政立關於母校的記憶。除了昔日同窗友誼、師生恩情之外,中大文化也成了二人不捨的共同話題。「我心中的中大精神是很認真、很努力、很實幹地去做事。」范家珩說到:「其實做會計很辛苦,但中大精神一直教我要肯下苦功,所以我能踏踏實實地在這個行業裡面學到許多東西,並且一直堅持到現在。」

 


李政立(左)和范家珩(右)當年一同參加畢業典禮

雖已世殊事異,兩人仍然希望新一代中大人可以將「實幹耐勞」的精神薪火相傳:「修讀會計的同學面對AI浪潮亦毋需自亂陣腳,AI取代不了人的專業和靈活性;監管日益規範,亦有助提升公眾對會計行業的信心。因此若能穩扎穩打的立足大灣區,年輕人在會計業一樣會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