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校友之最】不怕当”白老鼠” ”最早毕业生”文国祺(BBA 1966,MBA 1968)敢试敢做

60周年-商学院之最-最早毕业生-香港首批mba毕业生-首届MBA-60-anniversary-first-cohort-mba-bba-joseph-man

中大商学院今年踏入60周年,培育出大批成就卓越的毕业生。为让校友更了解商学院,我们准备”商学院校友之最”系列,首集邀请”最早毕业生”文国祺(Joseph)(BBA 1966,MBA 1968)。他是中大商学院首届MBA学生,更是全港首批MBA毕业生。这位商学院大师兄不怕当”白老鼠”,多年来抱着敢试敢做的精神,让他攀上一个又一个的事业高峰。

双眼炯炯有神,说话中气十足,文国祺看起来绝不像一位八旬长者,对过去种种仍记忆犹新:”原本想选读历史科,但前辈提议我去读工商管理,可以学到会计丶银行相关知识,结果’误打误撞’报读联合书院的工商管理课程。”六十年代的香港,工商管理属於冷门科目,不似现时BBA学生多如恒河沙数,文国祺那年全级只得六位学生。

 


1965年,文国祺(右四)跟联合书院同窗一同前往澳门

 


1964年,文国祺(左一)曾代表中大出席在日本举行的国际学生会议

中大於1966年获纽约岭南大学信托基金资助成立 “岭南工商管理研究所”,并开设香港首个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首届只接受祟基书院丶联合书院及新亚书院BBA毕业生的申请。”(中大创校校长)李卓敏校长就问我,有没有兴趣报读MBA?”他忆述。

 

60周年-商学院之最-最早毕业生-香港首批mba毕业生-首届MBA
文国祺(後排左二)於1968年完成中大MBA课程,成为全港首批MBA毕业生

香港打工仔当时平均月薪约数百元,不少父母希望子女尽早投身职场赚钱养家,文国祺亦不例外,”幸好首几年MBA不用付学费,每年还有5000元奖学金,可以给父亲家用,加上我认为MBA毕业後个人前景会更佳,所以毫不犹豫便申请了。”文国祺把握机会尝试新事物,跟另外5位同学充当首届”白老鼠”。

第一届MBA的师资团队全是美国学术界享负盛名的教授,包括Prof. Maurice Moonitz丶Prof. W.S Boutell及Prof. Lee E Preston。三人对文国祺影响深远,Moonitz教授拓展他的商业视野,让他参与一项有关社会及企业管治的研究,研究上市公司的年报;Boutell教授及Preston教授则是他的科技启蒙老师,由学习二进制(binary)到参与电脑商业模拟比赛,每个细节文国祺仍然历历在目,亦令他对电脑产生兴趣。

 

60周年-商学院之最-最早毕业生-香港首批mba毕业生-首届MBA
文国祺(後排左二)称,首届MBA的师生关系多年来良好,毕业後仍会不时联络

在教授们的穿针引线下,文国祺毕业後获得三封聘书,分别来自银行丶石油气公司及IBM。基於他对电脑的锺爱,加上敢试敢做的性格,他最终选择加盟IBM当营业代表,更学会不同编程语言丶数据分析等技能。今时火红的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技术,大师兄早在70年代初经已有所接触。

 

60周年-商学院之最-最早毕业生-香港首批mba毕业生-首届MBA
在中大修读MBA期间,是文国祺(中)的科技启蒙年代。

三年後,适逢英美烟草公司向他招手,大师兄本着敢试敢做的性格,遂从IT界跳槽到烟草界,担任该公司的市场研究及产品研发部门主管。

他称,当时烟草公司不惜工本大做广告,为了解烟民的渴求,他们为此进行市场研究,了解他们吸烟原因丶人生渴求什麽,得出大部分烟民冀望有车有楼,所以推出了送车送楼推广活动,包括三架BMW房车,以及位於美孚及太古城的三层楼。”既然都要食烟,为何不选一个有机会让你赢取丰富奖品的品牌?”结果活动带来空前成功。

 

60周年-商学院之最-最早毕业生-香港首批mba毕业生-首届MBA
本着”敢试敢做”精神的文国祺(前排左三),由IBM跳糟至英美烟草公司,负责市场研究及产品研发工作。(图为他跟英美烟草公司同事合照)

十多年过去,同样抱着”敢试敢做”精神,文国祺获邀到屈臣氏集团出任高层,迎接工作上的高难度挑战。他的首要任务是要将百佳数目倍增,三个月内由50间增至100间。”每朝早7点跟高层及广告公司代表一同开会,讨论如何宣传推广,如何争赢对手包括一众小型超市及街市。”每日工作如打杖,却让文国祺换来无法形容的满足感。

被问到如果没有读MBA,生活会有什麽不同?大师兄坦言可能仕途之路会艰苦一点,未必有如此多机会。他感谢MBA培养数理分析与数据应用的能力,让他能从更宏观的角度运用数据,同时训练他勇於创新,有系统地计划并实行,碰钉也不怕。回望数十年的工作生涯,他寄语一众师弟妹,坚守博文约礼,工作别怕蚀底,”初时可能蚀底少少,但将来一定可以回报。”

 

古往今来 六十年代大学生也”走堂”

不少人认为上大学,必须做足”大学五件事”,即读书丶上庄丶兼职丶住宿舍及拍拖,更有人认为”走堂”(跷课)应并列为第六件事。究竟走堂是否近代年轻人的文化?商科院大师兄文国祺直言非也,”我也试过走堂!”

大师兄修读工商管理学士课程时,除了本科外,也要修读中英语文科。”本科的课一定不会走堂,因为交不到功课。英文课间中会走堂,但多数中文课时才走堂。”

文国祺还记得,当年中文科老师是中国着名翻译家和剧作家丶电影《清宫秘史》的编剧姚克,每次上课都穿长衫马褂,并用南朝梁武帝太子萧统编选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作为教材。”当时他叫中文系的同学负责讲解,自己坐在课室中,边吃糖边听课,直到最後才给评语。”所以每次上课前,文国祺先会看看当日授课的题目,有兴趣的题目才去上课。

 

中大商学院拥有超过四万名校友,分佈于全球49个地区,强大网络让人引以为傲。想了解更多中大商学院校友的故事?可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