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人蔡韻潔(MScRE 2016)用心感知城市底色 捕捉商業脈搏
一座城市有萬千面孔,在不同人眼中亦自有其獨到的風采。房地產從業者蔡韻潔(Dlysia)(MScRE 2016)是土生土長的廣東人,在中大商學院求學後於香港落地生根。幾年來,從新鴻基到九龍倉,Dlysia游走在大大小小的商場和商鋪之間,本著好奇和新鮮感去感受城市的多樣風貌,從而捕捉到當中的商業脈搏。
與香港的不解之緣
自小生活在大灣區,加上精通普通話和廣東話,Dlysia對廣東省城市有著一份親切感。她在廣州的大學畢業後到酒店實習,本著對酒店業的興趣,2015年攻讀中大商學院房地產及旅游資產管理碩士課程,卻成為人生轉折點。 在港中大商學院的牽線搭橋下,她轉入房地產行業。「當時碩士項目要求學生到不同地方做地產項目的實地考察,還邀請了恆隆、新鴻基等地產巨頭高層分享經驗。在這種潛移默化全方位的培養下,我逐漸建立了對房地產行業的認知和興趣,也因此決心『跳槽』到房地產行業。」 她回憶道。
從隻身來港的懵懂學生到現在成為「香港人」,Dlysia笑指這份適應能力大概離不開她的「職業病」:「這個職業(房產從業者)要求我對商業區有深度洞察力,因而大灣區每每有新商場開幕,或周邊店鋪冒出來,我總會忍不住去打卡一探究竟——這個品牌來自哪裡?是否屬於某個集團?它針對的客群是什麼?店鋪設計和產品包裝是否跟其定位相匹配?」而這一系列自問,賦予了她一條觸摸香港的管道:「我能一直觀察到周圍環境的新動態,所以不管對香港的工作還是生活,我都持續保持著好奇和新鮮感。」
把握城市的脈動
談起房地產工作,Dlysia眼裡總是充滿熱情。她直言商場租賃是地產很重要的一環,在不同市場的定位策略也不盡相同:「在一些成熟的商場,我們主要進行現有品牌組合的升級和樓層及區域定位的調整;而在一些城市的新區,我們甚至要參與籌劃一個商場從無到有的建設。」
透過參與了不同地區和等級的商場租賃項目,Dlysia也漸漸體悟到商業空間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疫情期間,由於社交限制,部分門店品牌相應萎縮;在疫情緩和時,消費者的健康意識日提升,各類輕食和酸奶店紛紛開設;同樣隨著居家日子的增加和居家辦公的習慣形成,人們也更加關注家居品類如家居香氛、家庭電器等。」相較於官方管道,她視商場調研為更「貼地」的了解消費者和商家的方式,並得以在個體間捕捉到城市中的商業脈動。
多年來穿梭在不同大灣區城市,Dlysia見證著深港兩地日趨頻繁的人員流動。自從恢復全面通關後,她欣然地看到港人主動北上深圳,並積極探索內地的商業環境。她指出,香港與內地的商場各具特色,深圳的商場有包羅萬有體量巨大的大型商場,休閑的街區式商場,濱水商場等各具特色,而香港的商場如K11 Musea,海港城等商場則更具風向目標重要地位,並不輕易替代。「我相信,兩地居民在新鮮感的驅動下互通有無 ,對於大灣區的融合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她分析道。
開放胸襟 探險新領地
目睹最近的南下的港漂大潮,Dlysia宛如看到了八年前的自己。作為過來人,她非常鼓勵新一代港漂走出舒適圈,以生活作為切入點真正融入香港,比如通過學習廣東話,發展興趣,參與本地活動等方式都更快地結識本地朋友。「這些年穿梭在不同的區域,搭天星小輪過海跟朋友聚餐,乘叮叮車游覽港島順便吃個早午餐,周末西九龍曬曬太陽看看海,或者到離島一探究竟,這種日常的融入給我帶來了莫大的歸屬感。我相信只要勇於探索,用心感受這座城市,你能感受到香港獨特的多元化與魅力。」
中大商學院擁有超過45,000名校友,分布於全球50個地區,強大網絡讓人引以為傲。想了解更多中大商學院校友的故事可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