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鷹揚(資訊與科技管理理學碩士2011): 在慕尼黑增廣見聞,認識德國文化
名字 | 萬鷹揚 |
就讀課程 | 資訊與科技管理理學碩士 (2011) |
出生地 | 香港 |
目前身在地 | 德國慕尼黑 |
目前職業 | 審計員, BayWa AG |
Q1. 請簡單描述你現時的工作。
現為BayWa AG公司的內部審計師,主要職責是為慕尼克的內部部門、德國各地辦公室和倉庫以及海外辦公室進行遵循審計(compliance audits)和流程審計(process audits)。我們公司內部的審計部門擁有不同團隊,而我的團隊主要處理國內與國際農業貿易業務。同時,我亦為集團進行IT及資訊安全審計工作。
Q2. 請用三個詞形容自己在現居地的生活,並分別簡要描述。
德國特色—有不少甚至大部份聞名於世的德國代表物都起源自慕尼黑和巴伐利亚州,例如德國豬手(Schweinshaxe)、香腸(Würstelteller)、慕尼黑啤酒節(Oktoberfest)、拜仁慕尼黑足球俱樂部(FC Bayern München)及其體育場安聯競技場(Allianz Arena)等。在慕尼黑居住讓我能夠體會到真正的德國文化與生活方式;我認為這裡與別不同,比德國的其他城市要更加國際化。
工作生活的平衡—這裡的員工都受到德國勞工法例保障,每周最高工時為48小時。有些公司為了留住人材,更會把最高工時下調至40甚至38小時。這裡不常要求加班、亦不太歡迎超時工作,而且在加班前必須獲得僱主和員工雙方的同意。員工在下班之後都會享受與家人相處的時光,他們亦愛好運動、親自落手整理花園和參加工作坊,或者參與不同的義工活動,為社會作出貢獻。在巴伐利亞的某些地區,甚至連消防員都是訓練有素的義工呢!
表達自由(Meinungsäusserungsfreiheit)—這不只指由憲法所保護的人權,而是關於德國人對表達意見的一種思想方式;我認為這是與我們最大的文化差異之一。德國人不僅沒有對上級和管理層提出意見的包袱,甚至會鼓勵人們表達自己,而這是在香港很少見的。德國的小孩都從小受到訓練,學習理性地構思問題和想法並洽當地表達出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挑戰——我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對經驗豐富的同事和管理層大膽說出自己的意見。當然,我會用專業的方式對他們表達自己的看法!
Q3. 你認為你的所在地,哪個行業有較大商業潛力?原因是什麼?
可再生能源在德國已在多年前發展。德國政府決定於2022年關閉所有核電廠,因此各種基礎設施的和服務的需求都會大增。除了在天台興建太陽能板以外,許多農民都正在將農地轉化,加入智能化農田(smart farming)及能源採集(energy harvesting)等混合用途。其中一些擁有潛力的業務包括:建築服務、電廠運作、工程項目和能源交易等。
Q4. 在中大商學院學習期間,哪件事情是您最為想念甚至想再經歷一次的呢?
對我來說,到矽谷進行實地考察肯定是最為寶貴的經驗。我們日常使用的科技有大部份的起源地都是矽谷;我非常榮幸、也很高興能夠拜訪這個地方,不僅僅是單純參觀博物館或者訪客中心,而是親自跟那裡的員工交談,認識科技的文化和歷史。在那裡與同學相處的時光也非常寶貴而美妙。我很想要再跟我的同學以及現在的學生再到訪一次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