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校友系列 | 王賦源(IBBA 2010)及古偉龍(QFIN 2010)移植港式迷你倉 闖出內地倉儲業新藍海
迷你倉,作為一種根植於香港「寸金尺土」社會環境的獨特商業模式,在內地原本少有人耳聞。而王賦源(IBBA 2010)及古偉龍(QFIN 2010)卻發現了這片獨特的商業藍海,大膽將迷你倉概念移植內地並融合本地特色,為倉儲業開創了更多可能。
自2010中大畢業後,王賦源選擇前往廣州工作。數年以來,他不但見證了廣州經濟的騰飛,亦察覺到了市區日益凸顯的人地矛盾。「有位做電商的朋友指出,庫存若存放家中,則影響生活;但是若存儲至租下倉庫中,則來往過於不便。」他遂萌生了將香港的「迷你倉」搬來廣州的想法,並將其與昔日大學同窗古偉龍分享。做了一番市場調查後,二人決定放手一試。2017年,他們在廣州設立第一間倉庫,短短幾年間,金剛迷你倉已在大灣區範圍內擁有近40家分店。小小的倉庫,承載著來自港人的空間利用智慧和內地的物聯網思維,在這個高度融合的時代,別具意義。
從同窗情到創業夢
創業初期,從倉庫選址到市場宣傳,二人都要從零起步。回憶及此,王賦源談道:「在大學期間學到的商業模型、會計以至市場學概念,雖然學時感覺是紙上談兵,但在創業實戰中卻真實派上了用場。」
他們也沒想過,在港中大結下的同窗情誼,會讓彼此走得更遠。二人在本科期間住在同一個宿舍裡,加上經常一起上課,就成為了親密好友,畢業之後亦保持著緊密的聯系。「我們以前會在節日集市上合伙擺攤賣東西,在過程中發現了彼此非常合拍。」 在古偉龍看來,合作的基礎是互信和彼此增值的空間,「王賦源有較多市場營銷的經驗,而我則恰好對房地產投資則多有涉獵,這種能力互補的優勢讓我們一拍即合,一道去實現創業想法。」
由大學同窗到生意夥伴,古偉龍(左)和王賦源(右)認為大學時期真誠的交流方式,讓他們彼此間早早建立了互信基礎。
迷你倉的內地新衣
迷你倉對內地市場來說是一個陌生的概念,適切的溝通與宣傳,成為他們將想法落地的首個挑戰。“有些消費者還是把我們跟傳統大型倉庫聯系在一起,而甚至還有一些人以為我們是賣迷你倉鼠的寵物店。“為了推及這個新概念,二人在宣傳上多管齊下, 不但為迷你倉取了一個更易被理解的別名—“k ”,還為其打造了活潑的動漫形像。順應內地「互聯網+」的趨勢,他們還將迷你倉以3D和VR的形式搬上了社交媒體,增加曝光度。
在這個過程中, 他們驚喜的發現大眾不但逐漸了解迷你倉,而且更主動探索並為其賦予了新的生命。「內地的消費者對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非常高,」二人笑指:「他們開發出了許多我們意想不到的新用途,比如把迷你倉作為衣帽間,甚至展示自己的玩具收藏。我們也順勢調整了大小,甚至訂做了透明的玻璃倉門。這種共同創造的交流方式,讓我們業務更添活力。」
內地消費者為迷你倉的用途添上新意,迷你倉在裝置上亦積極配合。
超越舊我 擁抱新知
回顧創業路,他們慶幸能從廣州出發,乘著大灣區的發展優勢,向著更大的目標進發。「廣州的語言和文化環境與香港相近,加上電商和人才集中,不少來自港澳的年青人都視這裡為創業起點。大家彼此扶持交流,也也讓我們有更大的力量。」 他們補充,就他們這一類物流公司而言,大灣區高度密集的城市環境,以及穩定的供應鏈配套,亦為發展提供了豐厚的沃土。
面對未來多變的市場環境,他們堅信只要保持積極主動的環境適應和學習能力,創業者必定能迎難以上。即使疫情當前,二人亦未停止探索,訪問時剛剛由廣州回港,不日內又將前往新加坡了解業內新趨勢。對於有志創業的年青人,他們鼓勵大家走出舒適圈,親身感受新市場的機會,「要有背水一戰的准備,結合自身技能和市場 ,發現更多可能。」
他們認為港澳青年擁有兩文三語的優勢,勤勞、具創意,只要全情投入,必能在大灣區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