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之為家度年如日 蔣東強(MBA 1998)為行業為香港「叉電」

蔣東強(工商管理碩士 1998)與電力行業的緣份源自父親:「父親是電工師傅,自小便不時跟他出入不同場所做各種工程,由此對電力產生濃厚興趣。」蔣東強1985年入讀大學修讀工程,同年入讀電機及電子工程(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ing)的105人,只有12位修讀「高壓電力工程」(Power Engineering ),蔣東強自然是其中一位,畢業後即加入中華電力工作。

 

無須轉職仍機會處處

除了中途離開一段短時間,蔣東強畢業至今都是在中電工作,2017年開始擔任總裁一職。問及如何在同一公司保持幹勁,蔣東強笑言在中電的工作並不沉悶:「我在中電不同部門工作,感覺就像在不同公司任職,每一個崗位都帶給我新鮮感,讓我學到新事物,對電力的認識更全面。」

蔣東強一直慶幸公司重視培育人才:「人的潛力可以很大,如果不發掘或許會被埋沒,因此公司會不時物色有潛力的同事到不同崗位,發掘自己的才能,為未來發展『叉電』。當然,公司會尊重同事的意願,如果同事不願意嘗試其他崗位,絕不勉強。」

 

擁抱行業工作大轉變

氣候變化和減碳近年成為熱門議題,很多企業會視之為難題,但蔣東強卻有另一番感受:「此刻我對工作較之前更加興奮,因為電力行業正在發生革命性的變化。氣候變化令各地政府提出達到零碳排放目標,而社會要達致碳中和,必定先由發電開始做起;同時數碼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在金融業普及很快,而在能源業的應用亦漸見擴大。」蔣解釋指:「能夠在行業的重大轉變當中參與其中,同時為香港作出貢獻,自然感到非常興奮。」

蔣東強形容香港要在2050年達致碳中和,除了積極發展本地可再生能源設施外,例如為可再生能源提供優惠的「上網電價」計劃,亦需要從鄰近區域引入零碳能源,需要跨境基建及合作,而減碳當然是「越早減多點越好」。除了在源頭減碳外,中電亦推廣創新數碼科技,希望幫助客戶提升能源效益。同時中電投資及支持創新科技,希望建立一個能源的生態圈。

他補充指公眾教育及知識分享對業務及社會可持續發展甚具影響,因此中電一向鼓勵住宅及工商客戶節約能源及提升能源效益,並透過多元化的公眾教育項目,涵蓋幼稚園到大學整個教育歷程,培養市民環保節能的生活模式。

蔣東強坦言工作少不免挑戰,過去作為工程師的工作邏輯性很強,基於數據尋求答案:「然而社會受不同因素影響,人的因素並非單靠數據可以解釋或解決。」不過,接任總裁一職前,蔣東強已有所準備:「 2002年我有機會轉職到參與制定公司策略的部門工作,重點考慮客戶的需求,不只是滿足,而是超越客人的需求。」在中大的進修,亦令蔣東強對企業營運和管理有更全面認識。此外,中電亦為員工提供不少培訓機會,包括到海外進修等。事實上,中電的員工流失率長期維持在單位數,公司亦獲國際人力資源機構 Randstad 頒發2019年全球十二大最具吸引力僱主殊榮,並躋身 Randstad 2020/2021「名人堂」,數據已說明一切。

 

Chiang makes a lively short video with his colleagues every month to share the latest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 of the industry. The videos also feature topics on staff well-being, community and public education.
蔣東強每月與同事一起拍攝生動活潑短片,分享有關業務發展和挑戰、關顧同事、社區及公眾教育等主題

 

以香港為先平衡利益

於中電數十年的工作給予蔣東強印象深刻之處甚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深深感受到中電處處着眼於香港的需要:「不論是大股東或管理層,都是以香港為家,作出決定時都會先以香港整體的利益優先考慮,去思考中電如何幫助香港做得更好。」

作為上市公司,投資者希望中電帶來最大回報,而社會往往不希望加電費,蔣東強形容這個情況就像能源政策「三重挑戰」的矛盾——要平衡供電可靠、電價合理及保護環境一樣,不可能做到「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不過,他認為中電120年來一直以香港利益為首要,因此透過有效溝通能更易令不同的持分者接受:「如果先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就難以取得平衡。」

 

Chiang’s enthusiasm for serving CLP and Hong Kong has only increased with time.
蔣東強對服務中電和香港的熱誠,與日俱增

他以今年推出的中電消費券計劃為例:「如果只是為了公司形象,我們只需要減電費便可以向社會交代。然而這樣無法刺激疫情後的經濟,令各界都能受惠。因此,我們去年初已推出餐飲券,最初只包括食肆,但在與社會各界持續溝通後,決定在今年覆蓋更多行業,協助更多受疫情影響的人。」

 

言傳身教亦教學雙長

蔣東強回顧在中大修讀MBA,令他擴闊眼界。他一直積極參與師友計劃回饋母校:「師友計劃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我能更了解年輕一代的想法,在學弟學妹身上獲益良多。」

Chiang graduated from CUHK’s MBA programme in 1998.
蔣東強在1998年畢業於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碩土課程

雖然當年蔣東強受父親影響投身電力行業,但他並沒有給予兒子壓力,要求「子承父業」。蔣希望與兒子的關係既是父子亦是朋友,兒子喜歡歷史多於電力,然而自己對歷史的了解並不及兒子,雙方是互相學習,並期望繼續擔任兒子的「學長」,分享自己的經驗。

最後,蔣東強總結自己工作及待人處事的動力:「每日我都希望今日比昨天好,是否有進步、學習新事物、認識更多人?這並非壓力,而是以好奇心尋找生活中的正能量。」正是由於這股正能量,讓蔣東強在中電數十年的工作每天都「叉足電」。